精选章节
1 天才初现
我出生在农村,九六年的,那时候家里还比较穷,并没有那么富有,好在有九年教务,才能上学。
因为我没有上过幼儿园,直接跳过上的小学。
小时候爱贪玩,一下课就跑到电子吧玩,就是那个投币玩的游戏,基本不爱学习。
但是我每次都能获得第一名,家里贴满奖状。
开始我感觉没什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天赋,以为人人都一样。
直到四年级,有一次印象深刻,我打完游戏迟到一小时,距离考试还有半小时。
我匆忙跑到教室,还被班主任骂了一顿。
结果考了一百分,满分。
老师都感觉非常惊讶,同学更是满脸不可置信。
你天天玩游戏都能考一百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与别人不同的天赋。
天赋天生就有,天生没有真的没有。
这句话到现在我都感觉是对的。
现在讲一下天才和普通人的根本区别。
所有的天才都不是教出来,天生就会,根本就不用教,也教不出来。
以我为例,虽然我每天去玩游戏。
但是我上课也会偶尔听一下,看一下课本,基本就会了,不需要做题。
以数学为例。
当老师讲一道题时,普通同学只能听到这道题的解法,并没有想太多的东西。
但是聪明的同学会举一反三,不仅把题做出来,还能用其他办法。
厉害点的同学会想到出题的用意,结合课本把有用的知识记下。
而我,当老师讲之前,我的大脑经过无数次推演,几秒钟就有了答案。
但是有答案之后,看课本上知识点的内容,解读这章它本质内容。
然后会看一下后面章节,和前面章节的关系,基本全会了。
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性的东西,基本都有关联,不能单独拿出来。
一节课下来。
普通同学只学习到50%。
聪明同学能学习到80%。
学霸能学习到100%。
而我能学习到300%
没错。
不仅把前面内容巩固了,还把没有学习的内容学了个遍。
下次老师讲往后的内容,重复上面操作。
甚至老师为了照顾其他同学,经常讲的很慢,有时候无聊就想睡觉。
至于回家写作业,更是不可能了。
所以别人只能看见我天天玩游戏,不做作业。
实际上,我只是感觉学的太快有点无聊。
可能是大脑转的太快缘故。
由于每次都考年级第一。
我还记得上去演讲时候的,让我讲学习心得。
我还耿直的说:“没啥,就平时玩玩游戏就考第一了。”
直接把老师和校长气的不轻。
有屁的学习心得,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六年级时,女班主任还推荐我当班长。
对于一个天天玩游戏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天天带你们去玩游戏?
最搞笑的事,有个同学举报我打游戏,说班长带头打游戏。
结果,女班主任把举报我的同学骂了一顿。
有本事你也天天玩游戏考第一?
当时我都惊呆了,说实话那时候的女班主任是真疼我啊!
不知道这位同学到现在还恨不恨我!
很快小学就结束了。
因为是九年义务,初中也在同个地方。
2 网吧风云
我顺利进入了初中尖子班,但是那时候初中就不打投币的游戏,网吧开始流行起来。
我记得,第一个带我进入网吧人就是亲哥,他也爱玩游戏。
不愧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CF和飞车开始流行起来,各种非主流。
仿佛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彻底放飞自我。
没错,就是逃课去网吧。
还有经常半夜起来去网吧。
由于经常去网吧,学习成绩明显下滑。
虽然我有很强的天赋,奈何没时间学习,下滑是必须的。
连上课听讲都做不到,不下滑才怪。
那时我还以为以自己的天赋,学习回来是非常容易的事。
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理科逻辑性的东西,非常好追,但是语文和英语可不好追。
语文还好,毕竟是国语。
我本来就喜欢理科一些,对于英语根本就没感觉。
日积月累下,语文和英语越来越差。
甚至后面只能靠蒙ABCD。
我那套天才学习办法好像并全部适用。
出现严重偏科,甚至数学满分英语才50分。
有的科目真的靠日积月累,哪怕你是天才也没用。
成绩也没那么突出,排名在第十左右。
经常被老师出去谈话。
好像也没什么用。
该玩玩,该吃吃。
人本来就那样,大道理都懂,可让你做起来,没本能驱使你,压根没用。
直到初二,我参加了全省数学比赛。
那些题目都非常难,甚至连高中的知识点都用上了。
而比赛前的三天,我还在拼命的刷题。
这些题相当于初中的奥数题,知识点完全抽干,用正常初中的知识点是没法做出来,必须另想办法。
好在我的大脑接收知识非常快,在难的点也轻而易举想通。
多看多做几道题,就能把没有教过的知识点记住和延伸。
不出意外,我考的全省第一。
给中考加50分的。
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是一匹黑马。
殊不知。
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我。
只有我知道,那些题目压根用初中知识点是无法解出来的。
谁会相信我有这么逆天的天赋。
但我还是爱玩游戏,导致偏科越来越严重。
这时候弥补还来的及,能考个省内最好的高中。
说实话,完全没问题。
但是我偏偏爱玩。
上天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人,和欺负一个懒惰的人。
不出意外。
我那点成绩上不了顶级高中,刚好上末尾的一流高中。
还是我严重偏科的情况下,当然也离不开之前加的50分。
跟我一起玩游戏的几人,他们的分数连高中的上不了。
他们是真玩游戏,对于学习反而厌恶。
但我对于学习并不厌恶,反而每次上课都会认真听讲,时间已经够用了。
天天八多个小时上课时间,如果再让我回去学习真的要崩溃。
3 思维同化
好了,说一下我上的高中吧。
这学校比二流高中强一些,比一流高中差一些。
不上不下,参差不齐。
所以学校没有分尖子班。
自从我进入高中才知道。
很多初中的知识都是高中的延伸,基础很重要,会影响后面的成绩,等会我再细讲。
你如果初中成绩差,除非像我这样的天才,不然你要花费别人十倍的努力。
为什么是十倍,而不是两三倍?
因为高中不同于初中。
仔细点你会发现,一般初中成绩好的,在高中同样成绩好。
别人已经领先你三年,同样的时间,不花费十倍的努力,根本追不上最厉害那批。
除非他们像我一样爱玩游戏,不然成绩好的不会下滑。
但我高中只能用四个字形容。
浑浑噩噩!
我感觉上高中真的累,身体累和心理也累。
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两节课加上一个小时的自习。
简直要命!
这种强度,每天还要接收很多新知识,所以刚才说为什么是十倍,而不是两三倍。
刚进入高一还好,充满的憧憬。
活力十足。
成绩突飞猛进,次次第一。
我稍微一努力,已经是普通人极限了。
但好景不长,新的游戏诞生了,LOL。
那时候这游戏简直太火了,作为游戏迷,瞬间就上瘾,又重蹈覆辙。
下课后就去,甚至还通宵去玩。
导致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学不进去。
成绩又又又下滑了。
命中有此劫。
但是最差也不会跌出前十名。
所以每当自习的时候,其他同学都是排着队问我问题。
我这辈子听过最毒的毒鸡汤来了。
不少老师经常会说,不懂就问其他同学。
其他同学就当巩固一下知识点。
因为我思维非常快,基本做一道题几秒或者十几秒,我的大脑已经算过一遍,剩下的时间只是填写过程需要时间。
我做题思维是非常快的。
问题来了。
基本其他同学没有那么快的思维,甚至都跟不上我的十分之一。
当讲解过快时,他们听不懂。
于是,我开始放慢思维跟他们讲,还要慢慢讲。
就是这个放慢思维,可以说是一种慢性毒药。
为了其他同学,我的大脑不停的放慢思维,每天都在放慢。
我感觉被思维同质化!
思维远远不如以前,不断下滑。
关键是每天我的学习时间被占用,还不停的被思维同质化。
像我这种人,记住了就记住了,压根忘不了。
我教其他人,还要迎合别人思维慢去讲解。
要是现在的我,立马给他一脚。
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事,还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方式思维。
想想就气!
当然有一种提问是可以我是可以接受的。
就是卡在某一个点,我稍微点拨一下,他立马就会了,用了不一分钟。
这种才是真的想问。
但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点,上来就问这,问那。
而他们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列如:公式记不住,对某个知识点不熟,甚至有人拿我当百科全书,不会立马问。
现在的我真会骂人,贱不贱啊!
拿别人时间当自己的用,别人的时间就不是时间?
关键他们也没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就很恐怖!
理所应当!
所以我的高中时间都排满了,自习压根很少有自己的时间。
哎~时也命也!
......
至于上课,我稍微听一些,感觉要比普通的人要强很多。
说我上课一些情况就明白了。
老师上课讲了新知识点,如果初中没有印象,那刚开始的接收是零。
但高中是初中的延伸点,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初中知识的影子。
别小瞧了初中三年,集合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和近代所有知识点在里面。
要是我初中学的非常好,甚至都不用听老师讲课,看一课本就会了。
接收能力是百分百,稍微做一些题,基本不会差到哪里去。
好的会越好,差的会越来越难学。
如果说初中成绩非常差,三年追上最厉害的那批人,是不是要花费十倍时间。
当然,要是别人要我这样的头脑,不用三年。
......
就这样,我的高中生涯,别人不断进步,而我不断退步。
4 奥数觉醒
直到高三那年迎来转折点。
有奥数比赛。
这种比赛一般都是高中都能参加。
因为高一和高二的时候老师根本不会讲,老师会认为没必要。
因为你才高一,连高中的全部知识点没学会,怎么可能参加奥数。
哪怕你学完整个高中知识点,连奥数的影子都看不到。
加上我当时也爱玩游戏,基本没上心。
错过了两年。
说实话,那是我就意识到,真正的天才教不出来。
真的教不出来。
不在一个层面上。
对于我而来,如果能够准备半年,不说全高中知识,哪怕高数都能学会。
可能老师不是天才,也是个普通人,压根不懂,天才跟普通人差距有多大。
那时候,我整个人都楞住了。
因为距离比赛还有七天。
说实话,那七天是我最努力的七天。
脑子里全部都是题。
由于长期处于慢思维状态,感觉我的思维能力有严重下滑,大不如前。
好在能通过选拔,来到省队。
这结果连老师都感到吃惊,平时考试学霸也不是没有,分数差不多,都是一百四十多分。
但只有我晋级了。
其实平时所有的题目我都会,有时候看题太快,没看要求就算出答案,导致经常扣点分。
思路是对的,就是看题算出结果太快,看漏了。
省队可以说是天才云集。
哪怕不是天才,也是最顶尖学霸水平。
单拉出来一个都是各个学校的学霸。
像我这样的天才,一个省队至少十几个。
但国家队只要60人。
从34个省内,选出60人左右。
一个省只要2-3左右。
那时候我才感觉自己的渺小,天才不是唯一。
我浪费几年时间,跟顶级天才也很大差距,而且差距很大,后面才体会到。
同时也体会到,正常人跟天才差距太大,仿佛有无法逾越鸿沟。
我在省队认识一名顶级学霸,他从小都是班级第一,天天学习,学习能力非常强,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在学校也是全校第一。
他有日期月累精神,考试顶级大学没问题。
但在我看来,他不算天才。
因为我跟他做题就知道,他的思维虽然很紧密,基本没有出过错。
但是思维还是太慢,变通能力不够强。
顶级天才的思维快到你无法想象,变通能力超级强,发生不行就立刻换另外一种思维想办法。
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在每个卡点上面。
而我连他的学习时间百分之一用不到,都明显感觉到他比我差一个档次。
但是他有很明显的优点,持之以恒。
这个恐怕很多天才都没有的能力。
或许这也是一种天赋。
反正我没有!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
选拔赛前夜,我翻完最后一本奥数题集。
他正对着屏幕复盘历年选拔题目。
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连每知识点都标了出来。
“你看这题。”
他忽然戳戳题目,“去年用拓扑学解组合题,思路野得很。”
我瞥了一眼,那道题的解法在我脑子里转了半圈就有了三种答案。
但我没说话,怕伤到他自尊。
很快就来到考试的日子。
卷子里的题比省赛时刁钻得多,一道数论题藏着微积分的影子。
我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此刻大脑像生锈的齿轮突然卡壳。
因为我没学过。
但我没学过,并不代表别人没学过。
旁边的男生已经开始写第二面,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像在催命。
那刻。
我慌了,感觉要完!
我深吸一口气,保持最佳状态,因为数学充满可能性,不只有一种解法。
但绝对不是现在的我,能够独自创造出的解法。
不出意外。
我排在第11名,离国家队好远,因为只有进入国家队才能被保送。
可我盯着那张成绩单,忽然明白在天才中,自己属于最弱那位。
同样是天才,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那位顶级学霸也不错,排名第15。
离开省队那天。
我买了本高数教材,我翻到微分方程那章,忽然想起那些被浪费的时光。
如果当初没把思维放慢去迁就别人,如果没在网吧耗掉那么多通宵,会不会现在能站得再高些?
现实没有如果,只有冰冷的答案。
回到高中,教室里的高考倒计时牌还在减数字。
同学说我去省队镀了金,问我是不是以后能保送清北。
我摇摇头,低头做起试卷,想弥补什么,却发现自己原来也没那么好。
因为才经常玩游戏的缘故,语文和英语差距越来越大,偏科太严重。
这两个都是靠硬背的东西,虽然我记忆力很强,奈何三天晒网两天打渔。
高考前的一个月想要弥补,发现前面的坑实在太大,一个月根本填不完。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过了一本线。
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就像我早就知道。
天赋这东西,若不攥紧了往前跑,迟早会被时间甩在身后。
很多同学会感觉很遗憾,不玩游戏就好了。
但殊不知,如果没有游戏的释放,我感觉快要疯了。
因为我的高中是非常痛苦的,每天身体上和心理上双重压力,没有释放点,真的要崩溃。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没什么后不后悔!
5 大学自由
时间来到大学!
大学才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我选了一个机械相关的专业。
虽然看起来比较难,实际上一点也不简单。
没有点逻辑性真学不会这些东西。
关键还有动手能力,班上没有一个女孩子。
也成为我大学最痛的伤。
大一还好,基本也没什么逃课,认认真真上课。
没错,我又又又又是班上第一。
还拿了点奖学金。
直到大二就彻底放飞自由,胆子越来越大,逃课越来越频繁。
甚至一周才去上一节课。
剩下的时间呆在寝室里玩游戏,也没什么出去。
我还想去参加游戏比赛,结果人家嫌弃我岁数太大,都二十了,超过年龄。
我这样的天才全国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可能是我什么都想要。
又想学习,又想玩游戏,结果人财两空,什么都没捞到。
哪怕是天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太多事也会被分散掉。
大二的放纵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好在我及时止损,在最后一个星期,跑去读书馆学习。
一个星期把所有的课程都学完了。
愣是一课都没有挂。
舍友都惊呆。
不是,哥们,你天天玩游戏不去上课,考的比我们还高?
关键还拿第三名,直接刷新他们的认知。
为此他们大三也想学我,结果挂了好几科!
舍友甲:“我也没看见你学习啊,为什么挂科的是我?”
舍友乙:“是我玩的游戏不对?”
舍友丙:“应该是通宵太少!”
说实话,他们能学的来才怪。
有些东西生下来就已经有了,生下来没有就没有。
为此我还很好奇过,还专门找答案,花费不少时间,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整个世界都是存在循环规律。
人体的血液在循环,水资源在循环,花开花落,万事万物都在循环,就像道家的太极。
我要是天才,世界的角落必定存在一个庸才,我俩的水平刚好平衡。
我是恶人,世界的角落必定存在一个善人,将我们平和掉。
我是千万富豪,世界的角落必定存在很多贷款买车买房的人,把这笔钱平衡掉。
最后都会归零。
当掌握某种规律,就是能推演出一些事情出来。
当然只是我的理解,并不代表事实。
时间来到大四。
那时候我已经靠游戏代打挣钱了,而很多同学还在为毕业工作焦虑。
当然这收入不稳定,但肯定比现在打工人强上不少。
但为了父母放心,我还是决定找个班上。
出了社会,我才知道什么叫人情世故。
这个词用在我身上简直无比难受!
有些事件,明明几分钟就搞定,非要打报告给老板看,签字。
对我这种快思维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甚至把事件做了,有的人还在屁股后面夸老板决策做的好。
为此我决定辞职。
于是,找一份自由的职业,开始新生活。
6 人生终
剧终!
更新时间:2025-07-06 14:26:27
请收藏本站:https://www.ituitui.com。爱图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