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其他审讯对象的交叉供词及指向性物证,
高度提示两人共享一个高度一致的、且与‘老鹰嘴’地点直接相关的重大秘密压力源。
”林深的目光从那两幅令人窒息的对称定格画面上移开,
落在手边三份刚刚送达、还散发着激光打印机热度的报告上。纸张的余温,
如同罪证本身散发的微光。第一份:《移动终端基站信号溯源分析报告》。
结论:2024年12月15日凌晨1时15分至3时40分期间,
机主赵德福(号码:XXXXXXXXXXX)所持手机终端信号,
持续稳定锁定于黑龙涧区域。信号源坐标点经三角定位校准,
精确指向老鹰嘴东侧山脊平台(经实地勘验确认,该平台视野开阔,
可无遮挡俯瞰鬼见愁崖底及周边区域)。
失时间(03:40)与陈明后续供述中赵德福“约凌晨四点返回村委”的时间点高度吻合。
第二份:《微量物质成分谱分析与同位素溯源报告》(样本来源:林梅发梢附着物)。
检出大量完整野菊花花粉颗粒(学名:Chrysanthemum indicum),
鹰嘴崖顶冬季唯一开花野菊品种一致;2. 花粉内壁附着层中检出微量元素:铊(Tl),
0.008%;3. 经同位素丰度比(²⁰⁵Tl/²⁰³Tl)及微量元素特征谱比对,
本县已探明但严格禁止开采的黑龙涧稀土矿脉(主含铌钽矿)中伴生铊矿的特征谱完全一致,
排除其他污染源可能性。
第三份:《物证文书检验报告》(检材:石岭村2024年12月防火巡查记录原件)。
结论:1. 文书“巡查区域”栏中,
原笔迹经拉曼光谱增强及笔迹动力学重建技术还原为:“老鹰嘴巡查-异常声响(轰隆),
疑似……”(后续笔迹因涂抹溶剂渗透过深,导致纸质纤维溶解,残留笔画结构经算法模拟,
高度指向“人为源”及“爆”字部分特征结构);3. 墨迹氧化层电子扫描分析显示,
涂抹行为发生在原始记录形成后5-8天内。林深拿起桌上的内线电...